曼谷 Issaya Siamese Club 的吸引力,首先是店址,開設於一幢上世紀二十年代建成的美麗大宅內,由居於清邁的丹麥設計師 Hans Bogetoft Christensen 做室內設計,室外有花園,被綠色植物包圍,室內是湖水藍、粉綠及棗紅,加上木家具組成的氛圍,極具異國風情。為重現這優美感覺, Ian Kittichai 把這些重要元素也移植到香港店,選址金朝陽中心,大概也是因為這裡有個大露台,能將花園的感覺也複製過來。
說到 Ian Kittichai ,其來頭不少,他是首位衝出泰國並擁有國際級地位的名廚,但出身寒微,小時候只隨母親在街頭做小食檔,長大後,卻成為泰國首位擔任五星級酒店行政總廚的泰國廚師,曾於倫敦、巴黎、東京、西班牙等地工作,旗下開設的餐廳更遍佈曼谷、紐約及孟買。
縱使再厲害, Ian Kittichai 還是得一個,其大本營在泰國,他想當然是做總監製,香港店總廚一職,由畢業於紐約烹飪學校 Culinary Institute of America 的 Marcus Loh 掌舵,意外地年輕,不過這背景正好輕易掌握 Issaya Siamese Club 的菜式路線。
Issaya Siamese Club 做的泰菜,其實就是混合了西式烹調方式的泰式 fusion 菜,講究擺盤賣相,有些菜式甚至會令人感到迷惑,精緻得讓人誤會就是西菜,有趣是味道還是可以辨別出是泰國菜,皆因這裡八成食材都由泰國當地運來,特別是各種香草如金不換、芹菜等,肉材則以澳洲、紐西蘭入口為主。
環境、材料都跟得很貼了,菜式呢? Ian Kittichai 指所有菜式包括食材、味道及烹調方法及擺盤都百分百與曼谷店如出一轍,餐牌亦分有散點及兩款 Tasting Menu 選擇,稍後則會為香港店設計獨家菜式。
去 Issaya Siamese Club 的人都不是只為吃的,而是尋求全身感官沉浸的體驗,香港店都一樣,最佳光顧時間,就是某個下午天,用度假的心情閒坐,點些吃的,一邊聽著 Avril Production 為這裡度身設計的輕快音樂,讓自己有一剎那迷失,忘記身處香港,那才是來 Issaya Siamese Club 最好態度。